中國文學史上一座座人文精神高地
——登長江名樓,詩詞江河從古流到今
長江,奔騰著浪花,也流淌著詩意。一部長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不斷被審美和詩意表達的歷史。
《黃鶴樓》《滕王閣序》《芙蓉樓送辛漸》《岳陽樓記》……千古傳頌的長江詩文中,相當一部分與長江名樓聯系在一起。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坐落在長江岸邊的亭臺樓閣,本為人們登臨望江而建,卻在古代文人們一次次縱情歌詠、潑墨揮灑中,幻化為詩性的人文空間,高聳為文學史上一座座人文精神高地。
詩因樓生,樓以詩傳。長江名樓和長江詩性文化相互成就,以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滋養著中國人的心靈。
對話嘉賓
程章燦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博士生導師
徐吉軍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二級研究員
鐘 晟 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祁 智 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國家一級作家
胡 盈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景區運營中心副主任
裴 偉 江蘇省地方志學會理事、鎮江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大江東去,兩岸幾多文化名樓
長江文化觀察團:長江波瀾壯闊,瑰麗多姿。登臨樓閣,極目遠眺,自古以來就是雅事。長江沿線也因而出現一批供人登臨望江的名樓。長江流域有哪些歷史文化名樓呢?
徐吉軍:從唐代開始,長江流域就出現眾多供人賞景的名樓。2007年,中國文物古跡學會評選的“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中,七座位于長江流域,分別是: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長沙天心閣、南昌滕王閣、昆明大觀樓、南京閱江樓和寧波的天一閣。
從上游到下游,直接坐落于長江岸邊的名樓還有重慶石寶寨,武漢晴川閣,九江潯陽樓、鎖江樓,馬鞍山太白樓,南京賞心亭,鎮江芙蓉樓、北固樓等。這些名樓氣勢雄偉,風格古樸,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文化旅游地標。
胡盈:岳陽樓位于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相傳岳陽樓前身為東漢末年魯肅修建的閱軍樓,北宋慶歷年間,滕子京重修岳陽樓,邀請范仲淹寫下著名的《岳陽樓記》。清光緒六年(1880年),岳州知府張德容重修被戰火毀壞的岳陽樓。如今的這座岳陽樓高20余米,純木結構,建筑特點可用14字概括:三層、四柱、斗拱、飛檐、盔頂、純木、雕花。1988年,岳陽樓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晟: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東吳孫權筑夏口城扼守長江咽喉,在黃鵠磯頭建造黃鶴樓。從唐代開始,武昌發展為長江中游重要商貿城市,臨江負險的黃鶴樓成為登高眺遠的佳地,留下李白、崔顥等眾多詩人的佳作,讓黃鶴樓從軍事城樓演變為展現長江詩性文化精華的名樓。歷史上,黃鶴樓屢毀屢建,今天的黃鶴樓重修于1985年,位于蛇山之上,登臨可俯瞰長江,正好位于江漢交匯、龜蛇鎖江、三鎮鼎立的核心節點,是長江歷史文化、山水文化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的詩性文化空間典范。
裴偉:北固山是立于鎮江長江邊的一座小山,矗立在山頂的北固樓是其代表性建筑。北固樓之名最早見于《梁書》。歷史上,北固樓被毀之時,曾以北固亭代替。因此,在唐宋文人的詩文作品中,北固山和北固亭兼有。晚唐時北固樓得到重修,詩人張祜《題潤州李尚書北固新樓》,營造了一幅層次分明、富有韻律感的長江山水畫卷。如今北固山上的北固樓重建于2012年,系宋式仿古十字脊閣樓式建筑,再現了辛棄疾筆下“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勝景。
詩因樓生,紙香墨飛詞賦滿江
長江文化觀察團:登江樓臨水遠眺,總能在文人心中激蕩起澎湃的詩情。翻開文學史,可以看到長江名樓催生了太多詩詞佳作,流傳千古。請結合長江名樓,介紹一下它們所承載的詩詞文化。
程章燦:南京是長江下游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出現過的或者至今依然存在的長江名樓有多座,包括孫楚酒樓、賞心亭、閱江樓等,它們是不同時代南京的“文學名片”。
歷史上的賞心亭是坐落于秦淮河入江口的名樓。宋代詩人梅堯臣、王安石、米芾、張耒、陸游都留有和賞心亭相關的詩詞。其中,最打動我的當數辛棄疾懷古傷今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和《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俺烨Ю锴迩?,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將自己比作一個“江南游子”,他登上賞心亭,面對滔滔江水,眺望北方家鄉,家國之愁被勾起。他深感時光流逝,壯志難酬,只能狠狠地拍擊亭上的欄桿,來宣泄心中的抑郁和苦悶,在登臨遠目中,展現了他坦蕩無私的愛國情懷。
鐘晟:自唐代開始,黃鶴樓的文化功能、景觀功能、審美功能和旅游功能就不斷顯現,成為詩性文化名樓,李白、孟浩然、白居易、蘇軾、陸游、岳飛都有黃鶴樓詩詞傳世。眾多黃鶴樓詩詞中,最著名的是崔顥的《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關于崔顥和李白,有一段“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公案,大意是李白在黃鶴樓詩興大發,正想題詩,但看見崔顥詩作,不由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兩首詩為后世塑造了黃鶴樓與長江的審美范式,即黃鶴樓的超越性和長江的永恒性,造就了黃鶴樓在長江文化中獨特的精神坐標地位。
胡盈:一篇《岳陽樓記》千古流傳,使岳陽樓成為海內外華人心中的一座精神殿堂。滕子京貶謫岳州,并未意志消沉,反而勤勉治理地方,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他以一封《求記書》請好友范仲淹作記,范仲淹雖未親臨,卻創作出著名的《岳陽樓記》,寫出了一代有志之士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進退自如的理想境界,得失超然的政治胸懷,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中國人。岳陽樓素有詩名,歷代名家詩文輯錄多達千余篇,尤以唐宋為盛,有張說、孟浩然、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元稹、李商隱、賈至、陸游等詩詞大家于此,或登樓、或賞湖,有感而發,創作的詩詞歌賦如珠如玉,古今流傳。
裴偉:地處江河交匯處的鎮江是一座“詩詞之城”,至少有六首歌詠鎮江的詩詞選入語文教材,分別是《芙蓉樓送辛漸》《泊船瓜洲》《己亥雜詩》《次北固山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它們幾乎都與長江有或多或少的關系。經典的送別詩、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就寫于江畔名樓,“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已在金山風景區得到重建。南宋詞人陳亮在北固山上寫下著名的《念奴嬌·登多景樓》,抒發了愛國主義情懷。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更是蕩氣回腸,“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边@兩首寫于北固山的登臨懷古詞,以雄強陽剛之氣為底,寫景寫境,盡曲折之能事傾訴悲情,做到了“哀而不傷”,其精神張力正如同貝多芬《英雄》交響樂一般,震撼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
一江詩詞,滋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長江文化觀察團:長江詩詞流傳千古,早已成為長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長江詩性文化對當代人的意義在哪里?它將怎樣滋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我們又該如何傳承和賡續長江的詩詞文化?
程章燦:在鮮有高層建筑的古代,登上長江邊的高樓,對于文人們來說是新奇的體驗,給予了他們無限靈感,創作出大量詩詞佳作。登上江樓,放眼千里,看層巒疊嶂,綿延不絕,長江雄渾奔騰的力量,令人心潮澎湃,充滿自豪。詩人們感慨大好河山的壯麗多姿,揮灑出很多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的詩篇,飽含著他們對大自然的禮贊。
長江詩性文化,既表達了大好河山的壯麗,蘊含著深沉的家國情懷,也傳遞著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從古至今,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精神血脈,這就使得長江詩性文化具有了超越時空的美學境界。
鐘晟:長江詩性文化的內涵,來源于歷代詩人對長江自然景色和歷史文化積淀所賦予的濃郁情感和詩意表達,為中華民族提供具有世俗超越性的精神家園,不斷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陶冶著自然的審美意趣、超越的人生境界,對于在新時代中提升人的精神品格,完善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具有深遠的現代意義。
清人尚镕《憶滕王閣》詩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樓臺收。山水與樓臺,又須文字留”。長江名樓的詩性文化體現在其詩文意象及其空間表征,與其所依托的城市山水人城空間結構有緊密的相互作用關系。長江流域有深厚的山水文化 底蘊,在當代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既要注重山水自然生態,更要注重山水文化所蘊含的詩性文化審美精神與城市文化空間的深度融合,營造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詩意人居環境。
裴偉:鎮江的長江詩詞大多洋溢著家國天下的豪情。在南北對峙的歷史條件下,北固樓、亭的建造是為了“國防”服務的,這就含有報國之意。長江變成慷慨激昂的空間符號,激發起強烈的愛國情懷。辛棄疾、岳珂、姜夔等人在重建的北固亭、多景樓中揮寫慷慨悲壯的愛國詩詞,使得北固樓臺洋溢著濃郁的愛國主義精神。
現實的物理景觀空間和詞人的想象空間一起喚醒景物所承載的千古江山文脈,形成一處處超越時空、情景交融的詩性文化空間。北固山詩詞是活在人們心頭的鮮活文本,傳遞中華民族共通的情感記憶。這些和長江名樓相始終的詩詞,將在人們心中“經典永流傳”。
祁智:長江名樓催生了一系列著名的詩詞,成為了長江上閃爍的一顆顆明珠。我長期致力于向社會各界尤其是青年人傳播中國古典詩詞,常常走進學校舉辦詩詞講座。在我看來,青少年要了解長江,聆聽長江從遠古走來的足音,可以從詩詞入手,以詩詞為舟楫,暢游長江這幅流動的畫軸,去感受長江的亭臺、樓閣、江水,絕壁、群山、航船、纖夫、猿啼等,增強對長江的熱愛,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
住在長江兩岸的青少年們,可以去現場閱讀長江詩詞,在黃鶴樓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遙看孤帆遠影;在北固樓上誦讀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與愛國詞人心靈相通;在滕王閣上朗誦《滕王閣序》,品味“同齡人”王勃的華彩詩章,遙想盛唐繁華。青少年也可以跟著詩詞暢游長江,登高唱誦,將長江詩詞銘刻于心,用滿腔熱愛去傳承賡續長江詩詞文化。
記者 于鋒
記者手記
流淌詩與美的江河
1987年,郵電部發行T121特種郵票《中國歷代名樓》,四張郵票圖案分別為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蓬萊閣。得到公眾“認證”的四大名樓中,竟有三座坐落于長江流域。沿線名樓薈萃,是長江文明的一個突出特征。循著這個線索,記者開始了對長江名樓的尋訪。深入了解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座長江名樓,都擁有自己的“文學名片”,承載著大量流光溢彩的詞章歌賦。這些歷經時光淘洗的詩文名篇,閃耀在6300公里的長江岸線,使長江成為一條流淌著詩與美的大江。
在對長江名樓的回顧與審視中,長江的詩性文化也在眼前徐徐鋪陳。屈原、謝朓、王勃、李白、白居易、孟浩然、杜甫、王昌齡、蘇軾、范仲淹、陸游、辛棄疾……當他們登上高樓,面臨滾滾東流的長江水,長江的山水景觀與歷史人文融合激蕩,深刻的哲理思考與家國情懷交織碰撞,便會內化成強烈的詩歌靈感,凝結出一篇篇古今傳頌的詩詞佳作。文學和建筑,詩詞與名樓,它們互相成就、互相彰顯,共同譜寫著長江文明中澎湃激越的篇章。
誦讀經典詩詞,是普通人走近長江文明,賡續長江文脈的便捷方式。在長江沿線,很多以長江名樓為核心的景區正以各種方式傳承名樓詩詞,普及長江文化。岳陽樓景區和滕王閣景區推出了背誦《岳陽樓記》和《滕王閣序》免門票的活動,黃鶴樓景區連續舉辦“黃鶴樓詩詞邀請賽”,北固山景區將北固山詩詞標牌設置在登山道路兩側……以詩詞為媒、以詩詞為脈,古老的唐詩宋詞正在長江沿線“活”起來、“火”起來。詩詞搭起了橋梁,讓人們對古老的“母親河”長江有了更加豐富的認知。流淌千年的長江詩脈正在新的時代熠熠生輝,不斷豐富著長江文明的詩意內涵。
|